沙悟净
作者:铁剑帮帮主 发布日期:2020-04-10 点击数:2283
观音菩萨要到长安寻找取经人,路过流沙河,遇到一怪,木吒和那怪大战数十合,不分胜负。木吒把观音菩萨搬出来,那怪才皈依。观音菩萨给他取名叫做沙悟净。
沙悟净自己说身世:“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蟋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他的前身是卷帘大将,说是卷帘大将,其实就是一个卷帘子的侍臣,属于玉帝身边的人,相当于现实宫廷里的太监。但是,天庭的侍臣可不是太监,他们被冠以“大将”的美名。沙悟净没什么本事,唯一的本事就是卷帘子。但他不会唱《卷珠帘》,也不会取悦玉帝。只是在蟠桃大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就被玉帝打八百下,贬下界,七日一次飞剑穿胸百余下,这样的刑罚未免太严重了吧。欲生不乐,欲死不能,沙悟净在天庭犯的罪恐怕不是失手打碎琉璃盏那么简单。
这要从王母娘娘的身世说起。王母娘娘最早的原型叫做西王母,《山海经》有记载:“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长相凶恶,属于半人半兽型的。掌管灾害和瘟疫,是一位凶杀之神。如果找现实原型,那就是远古时期居住在西方的一个部落首领,可能属于母系氏族。至于她的半人半兽的身体,大多是杜撰,事实是部落领袖的装饰弄到了衣服上、脸上、头上。在衣服后面缝上一条豹子尾巴,在嘴边戴上一副猛兽的獠牙,在头上戴上猛兽的头骨,都是为了装饰,为了衬托猛兽一样的凶恶形象,加之经常像猛兽一样嚎叫,让手下人不寒而栗,从而树立绝对权威。传说西王母握有不死之药,嫦娥就是吃了她的不死之药飞到月宫去了。后来,人们喜欢长生,就让西王母变成王母娘娘,让她种着让人长生不老的蟠桃树,还要召开蟠桃大会,让神仙们吃蟠桃,长生不老。
西王母本是一个凶神,因为握有不死之药,被人们追捧,还给她配上一个丈夫叫做东王公,《神异经东荒经》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王女投壶”。东王公的原型可能也是一个部落首领,看他的身体就知道了。人的形体,鸟脸,老虎尾巴,可能也是部落首领装饰外型的结果。他们共同生儿育女。后来西王母发展为王母娘娘,其中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造神运动,人们发挥想象添油加醋,终于把西王母这尊凶神转化为一尊美丽的长生之神。东王公却没有发展为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后来人们臆想出来的。
那么西王母和沙悟净又有什么关系呢?西王母原型本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母系氏族社会女人为大,生下孩子时候,孩子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以至于人们传说西王母好淫,和很多男人有关系。西王母变身为王母娘娘之后,还是在玉帝眼皮子底下和天庭的许多神仙保持不正当关系。玉帝本身就是人们造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现实原型。西王母召开蟠桃大会,其实是和前任们见见面,聊聊天,大家别乱了关系————其实关系已经够乱的了。沙悟净前身是卷帘大将,长相漂亮,深得王母娘娘欢心。蟠桃会上,两个人眉来眼去,被玉帝察觉,卷帘大将心惊胆战,失手打碎琉璃盏,多亏赤脚大仙求情,才被玉帝打下仙界,隔七日飞剑穿胸。单单为了打碎琉璃盏,不至于遭受如此大的惩罚。
沙悟净吃了九个取经人,取经人的头颅抛到水面上,不沉。流沙河有一块碑写到:“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而九个取经人却是一心向西,志向坚定,头骨不沉流沙河。到了第十个取经人,受了佛祖旨意,带佛祖法宝,领观音法旨,带孙悟空和猪八戒两个护法,才能过流沙河。而唐僧正是金蝉子十世转世,沙悟净吃了九个取经人。以此来推断,唐僧前世取经只因为时机不成熟,未领佛祖旨意,被沙悟净吃了九次。
沙悟净皈依之后,“即将颈项下挂的骷髅取下,用索子结作九宫,把菩萨葫芦安在当中,请师父下岸。那长老遂登法船,坐于上面,果然稳似轻舟。”九个骷髅结成九宫,变成船底,菩萨的葫芦做法船,把师徒渡过流沙河。
沙悟净本是玉帝身边的人,只因行为不检点,被贬下界,做了妖精,吃人很多。他自己说:“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还吃了未领如来法旨的九个取经人,罪孽深重,只因菩萨度化,改邪归正。由此可见,佛教的开放系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萨给他取名沙悟净,指地名为姓,姓“沙”,“悟”字辈的,“净”其实是不净,他整天吃人就是不净,“悟净”就是让他参悟“净”的境界,而给他起“沙悟净”的名字,就是让他在此时此地了悟“净”,抛却以前的“不净”。
有才子曰:沙悟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