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溜溜的高速路
作者:洪雅阿莲 发布日期:2020-03-09 点击数:1994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现在而今眼目下,路的概念已经拥有更为高大上的形式和内容了。高铁动车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势不可挡,中国的交通建设走上国际市场的消息也会在新闻里听到。就连我的家乡洪雅,一个山里小县城也迎来了高速路直通的好消息。而我,掐指一算,已接近知天命之年,仔细一想,还真幸运,亲自见证着家乡道路建设的逐一变化。
40年前,我的家乡还没有公路,也没有企业,更没有风景区,村里偶尔来了个挑担卖货的外乡人,都会有一群小孩子跟着看稀奇。还有妇女们一群群围着买点针线手帕和橡皮筋。那个时候,修一条石板路都得麻子打哈欠,全村动员。用锄头挖成平台再用石块铺上去的路,至今还有些许段落在山林间留存。那一年,我八岁,每天步行去上学,放学回来下午还得爬坡上山去干活。
30年前,我的家乡开始修公路,连续5年的冬季,全乡的男女劳动力都要聚集在山脚下,参加修路。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炸药爆破技术。待炸药爆破之后, 锄头挖,背篼背,还发明有小推车推,甚至摆起人墙,一个连一个的撮箕传递。一条2.5公里的路,5年之后,才行成一条弯曲的碎石路。连上了村里去罗坝集镇赶场的路。天若下雨,则稀泥烂浆,左一个坑,右一个凼,走不了几步,浑身上下稀泥糊满。最怕雨天赶场,一身稀泥很难洗,但是比起上山干活的弯弯小泥路,也算是一种极大的幸福了。那年我十八岁,我们家有了一辆二手的加重自行车,不过在路上有些路段没法骑,还得下来推着走。
20年前,我的家乡开始修电站、搞旅游开发。老县长亲自去村里开群众大会,实地调研尊重民生要求,制定细致的惠民政策,宣传施工建设的目的意义,讲得家家热血沸腾,人人充满致富希望。第一次施工队伍进场时,村里组织了最简单也是最隆重的欢迎仪式:全村家家户户购买鞭炮欢迎施工队伍。进场的场景如今仍然历历在目。男女老少第一次看见各式各样的装载车、挖掘机、小卧车、吊车,简直惊奇不已。人群夹道欢迎之时,过一辆车,欢声雷动,此起彼伏,响彻云霄。一方是施工方的感动和自豪,一方是老百姓的热烈和期待。其情可赞可叹! 建设期间,当地群众与施工方之间几乎从无纠纷,一切分歧都是在友善和谐可控的氛围中完成。这真让我们怀念,也许也让现在很多施工单位羡慕!情感和友谊的价值取向,在那个时代是处处可见、人人本能考虑的首要因素。那一年,我们的单位有了一辆摩托车,可是多数时候是停在院子里,因为乡里的公路只有5公里。
10年前,上山看到修建瓦屋山水库的环湖公路,层峦叠嶂之间,就是几台挖掘机在游动,几年之后,环湖公路也成为旅游必经之路。要想富,先修路,全县村村通水泥路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后来的后来,县城的路,乡村的路越来越多了,路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城里乡下买大车小车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如今,离开家乡不到一年,回家竟然得知两条高速公路开通。挑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兴冲冲开着车,专门去溜溜家乡的高速路。乐雅高速——嘿,到雅安30分钟,到乐山30分钟,心情欢畅。再去溜溜遂资眉,到青神,跑仁寿,一路拉风得很。哎呦,据说遂资眉高速连接了5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了就通了,虽然没有彩旗翻飞的剪彩仪式,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是一个填补历史空白的新纪录,这是一个值得纪念和骄傲的好时节!也许从此,下一代写《我的家乡》的命题作文时不会如我们当年一样下笔开头就是:我生活在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县城啦!
青衣江三桥的灯火也是一道好看的夜色美景, 还有西环线的建设更是热火朝天,工程师说起来也是十分的有成就感。修桥筑路历来就是中华民族词典里弘扬的道德高地,过去认为是积德行善做好事。而现在,修桥筑路,更是带来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人民生产生活和进出交往的方便快捷。也许,我所能用文字表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粗浅感受,更深刻的理念和用途还在未来的时间里逐一体现。我代表我和与我一样想法的人们,跟那些为交通事业发展蛮拼的设计者、建设者们道一声辛苦,说一声谢谢!他们是这个时代创造新纪录的杰出群体,他们付出的汗水、心血和智慧,理当值得点赞。
作者:刘玉莲 四川省作协会员,笔名洪雅阿莲。
有才子曰:跑马溜溜的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