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粽子
作者:寻找月亮湾 发布日期:2020-03-17 点击数:3331
离端午还有一个多月,勤劳的家庭主妇就忙起来了。
她们来到集市上,买新鲜的鸭蛋。鸭蛋照例拣长而大,青皮的。长而大者双黄蛋居多。然后用高度酒和盐加白开水腌在玻璃器皿中。这种做法腌的并不均匀。于是她们把蛋洗净晾干,放在阳光下爆嗮一天。(杀菌杀虫卵)。然后把超过五十度的高度酒和盐分别放在不同器皿。蛋滚一圈酒,裹一层盐,用保鲜膜裹好,静放二十多天就腌好了。腌好的鸭蛋咸淡适中,蛋黄起沙,像深红色的油脂球。
裹粽子的叶子通常用粽叶,也有用野生芦苇的叶子。芦苇的叶子小很多,气味更清新。有人用长长的柔韧的水草扎粽子,我更偏爱本地一种叫“郎古”的植物。郎古学名假菠萝。清热解毒。多生长在鱼塘边和潮湿的山地。叶片硬而狭长,两边和中间生有倒刺。采摘的时候小心翼翼用镰刀一片片割下,太老和太嫩都不合适。然后用袋子裹好。用竹刀锯去叶齿,裁成长短一致的叶片,嗮干。郎古裹出来的粽子,结结实实,美观,把粽料的香味锁的严严实实的。
糯米最好是十月米。南方的稻谷分两季。每年二月一过,农人忙着插秧,阳历七月即可收割。接着马不停蹄育秧插秧,农历十月稻谷成熟。早稻成熟时往往逢雷雨天气,米粒大,口感不好。晚稻成熟时扯天连地黄灿灿一片。糯比稻高,农人用手捋下,捋下的禾秆扎成扫把。去了壳的新糯硬净,洁白如玉。上面沾层薄薄的米粉。裹粽是一流的。
粽子分咸甜。甜粽加碱水和红豆沙。北方放红枣。熟了沾糖吃,也可用油煎。我偏爱咸粽。
咸粽的用料大抵有腊肠腊肉烧猪之类。可以辅以花生,绿豆或者栗子。豪华版的除了放海米还有瑶柱等。腊肉也是自制的。秋风起,选用间肥间瘦的五花腩,用适量的糖、酒、老抽、生抽、盐腌上半天,放在晴朗有风的天空下,吸收太阳的精华,然后一片片切薄放进粽子里。
米和花生用水泡好,一斤米加一匙羹盐。再加点花生油。然后把喜欢的材料通通放进去,裹好。用小火慢慢煲上三、四个小时,粽子还没熟,吃货的口水就流了一地……
有才子曰:吃货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