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江郎山
作者:云溪山人 发布日期:2020-04-12 点击数:1624
江郎山
据游过江郎山的朋友说,江郎山景色很独特,值得一游。今年国庆期间,有好友邀我一道去游江郎山,没加思索就答应下来。我们两人于国庆节晚上坐夜车,到江山时,天还没大亮。只得先在江山城里随处转转。天刚一亮,就转车直赴江郎山。坐车上,透过车窗,忽然看到一处山峰,独秀出群山,很是特别。问同车的人,告之是江郎山。
进入景点,只见苍松如织,爬满山坡,竹林似海,随风摇曳。一阵阵清新透凉的空气,扑面而来,精神为之一爽。我们上十八湾、过能仁寺、绕会仙岩,朝着霞客亭方向游去。霞客亭为远观江郎山最佳处,当年徐霞客曾在此驻足观望良久,但遗憾的是这里游客稀少,大多游客只赶热闹,不知如何赏景,都一窝蜂似地朝一线天涌去,这里则少人问津。于是我们又在观景之余,暗自庆幸自己独到的眼光,能与大旅行家同而洋洋得意。亭旁有碑,碑上刻有徐霞客游江郎山的游记:
“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骞腾。问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近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荡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拨,已为诡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
笔墨虽不多,但描摹得传神之至,已尽得江郎山之精髓。回家后,翻阅《徐霞客游记》,有关江郎山的记载,仅此一段。但这也足够了,就如苏东坡所说的文章贵在自然流露,无拘无束,“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不象江崦,自视才高,看到江郎山之景,无法言之,羞而搁笔,演绎出“江郎才尽”的一幕来。不信,看看江郎三峰右旁,一峰形如笔尖,据说就是江崦搁笔处。这仅是传说,但却从侧面说明江郎山的瑰丽景色无法用笔墨所能形容。
站在亭前遥望,只见三座山峰,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三片,三片奇石拨地而起,直插云天,气势雄伟。三峰左边峰最高最大的是郎峰,右边的亚峰为次高,中间最为灵巧者是灵峰。郎峰与灵峰间缝隙稍大,为百步峡,右边的亚峰与灵峰间缝隙甚小,远望仅透一丝光曦,为一线天。一缕晨光从山顶泻下,随着光的转动,幻出迷人的色彩,象是江郎多情的目光,多情的梦。这时恰有一片白云在山顶上飘移,口里不觉随口吟出“何处飞来三片石,撑出人间一片天”的感概。
一线天向我们迎面起来,惭惭地缝隙越来越大,山势越来越崔嵬。站在峰前,头仰得老高老高的,才看到顶端。走进一线天,就象走进天门,两扇高高的石片,傲然耸立,直插云天,象就被传说中的神斧劈成一样,整齐而威严,紧夹着狭长的空间,石色紫红,为标准的丹霞地貌。一条狭长的石阶悠悠地斜躺着,人在其中,阵阵凉风穿峡而过,有点冷意。这里的一线天,规模之大为华夏之最,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为我平生所未见。我看过许多称之为一线天的景观,如杭州灵隐一线天以小巧胜,那一线仅为一点,如天上的星星;武夷山一线天,如横写的“一”,其下为洞,漆黑一团,摸索而上可达山背;雁荡一线天与此类似,但在谷底,气魄也小些,不如此处翘出群山,雄伟壮观。
走出一线天,三峰复又会合。此处为三峰最峡处,是近观江郎三峰最佳处。亚峰、灵峰挤在一起,注目相对,郎峰稍在一旁,悠然自得。站在峰下翘首而望,流云时不时地从峰前飘过,阳光正照,神采飞扬。灵峰、亚峰在云中恰如婀娜多姿的姐妹,绰约多姿。郎峰如洒脱的男子,默默含笑。真是妙龄女子多情汉,郎才女貌,相得益彰,天地造物,匹配之至。“江郎天下奇,一线更崔嵬。穿峡回风荡,登梯来客熙。人生本多坷,机遇自微曦。翘首望高际,流云岩上飞。”这是我归途中写的诗,虽不成体统,但也自得其乐。
郎峰有栈道可以通达,站在峰前仰望,只见栈道随着山势,盘旋贴壁而上,惊险万分,不禁倒吸凉气,心底发虚。“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若用于此处是最贴切不过了。话虽这样讲,但看到栈道上,爬满了登巅的人,两人相互召呼一声,就上去的。人在栈道上,手紧握铁扶手,随着栈道的走向,时陡时缓。陡着缓缓爬行,斜坡缓冲道,则扶栏缓缓而行,丝毫不敢大意。这样没过多久,就气喘吁吁了,只得在栈道稍宽处休息一会,随后又继续向上攀登。一路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边走边欣赏沿途风光。悬崖奇险,秋色无限,道旁时有野花红叶,点缀在绿林密叶间,象是花俏的村姑,招赖行人,野趣盎然。走到流云桥的时候,已是饥肠辘辘,蹲下屁股,就不想再走了。还好,这里设有临时小摊点,我们要了点小吃填肚,边吃边欣赏起景色来。流云桥下是深壑,据说云起之时,常有流云似水,从桥洞流出。离流云桥不远处是栈道的尽头,之上便是登巅山道。这里古树成林,这些古木虽然年岁已足百年或更远,但却总也长得不高,乍看似小树,细辨才认得出。可能是山高奇险,风大雨急,为生存计才如此的。“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则,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体现。走出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便到郎巅了。巅顶有一亭伫立,翘出天空,作飞翔状。站在巅顶四望,群山俱下,山川平野,尽收眼底,灵峰、亚峰近在咫尺,更显得如娇小玲珑,妩媚多姿,风情万种地偎在郎峰胸前。郎峰何幸,引得众峰青睐,频送秋波,使我等凡夫俗子不免即嫉妒又羡慕。天下秀峰,大都以女子命名,独江山郎峰是例外,郁达夫先生说郎峰是天下最多情的山峰,只有多情多才,才引得佳人青睐,负心汉薄情郎焉得如此,或即便有,也只能是蒙蔽欺骗一时,哪能长久。“多情女子负心汉”,我想在这里须改动一下了,应为“人间自有多情郎”,并劝那些枉自嗟叹的痴情女子,只要有心,细心恒心,大胆寻觅,定会找到如意郎君。“人间自有真情在”,是千古不灭的话题,不信,看看江郎,便是例证。这使我等须眉也扬眉吐气了一回。
下山的时候,天气忽然转阴,不一会儿,便下起纷纷扬扬的小雨,而且渐渐加大,转为大雨,云雾亦随之加浓,擦着山肩而过。到流云桥时,只见桥洞下云雾象流水般涌动,随着风势,时稳时急,从容不迫,大有“任你风大雨急,我自闲庭信步”之感。“流云似水桥下过,栈道送我上郎巅。”不觉从我的口中脱出,与前面的两句“何处飞来三片石,撑出人间一片天。”接在一起,成为一篇。
到山脚时,天气复又转晴,一缕夕照从郎巅的额角静静泻下,山道弯弯,山溪潺潺,群鸟和鸣,一幅绝妙的秋山鸟鸣图,而我们就是画中人。此时的江郎山,就象刚一个刚出浴美男,清新自然而健康。于是在吟诗之后,在心满意足之中,离开江郎山——一座多情的山。
作者:今夜的狼且 回复时间:2014-04-02 12:01:32
翘首望天际,流云岩上飞。
nv81333mo.GA
5x648g9iko.GA
277x54e1.GA
xp2uyt42.GA
8z5y867qsw.GA
t9c8lnrvz.GA
492472u97395.GA
49h6u3857.GA
n5g3v1k9os3.GA
t8111yaeimq.GA
9cr0w1gimquy.GA
h5jz5eg1973.GA
x1kqs85g5ko1.GA
pn75l3s.GA
wl832rtx.GA
作者:云溪山人3 回复时间:2017-05-28 16:43:47
多情江郎山(修改版)
据游过江郎山的朋友说,江郎山景色很独特,值得一游。今年国庆节前,胡炎邀我一道去江郎山,我没加思索就答应了。我们于国庆节当晚坐夜车,到江山时,天还没大亮,待天刚一亮,就坐早班车赴江郎山。透过车窗,忽然看到一处山峰,独秀出群山,很是特别。问同车的人,告之江郎山也。
入山门,只见苍松如织,爬满山坡,竹林似海,随风摇曳。一阵阵清新透凉的空气,扑面而来,精神为之一爽。我们上十八湾、过能仁寺、绕会仙岩,往霞客亭。霞客亭为观江郎最佳处,当年徐霞客曾驻足良久,但遗憾是游客稀少,多数游客只赶热闹,不知赏景,都一窝蜂似地朝一线天涌去,这里则少人问津。我们暗自庆幸自己独到的眼光来,能与大旅行家同而洋洋得意。亭旁有碑,碑上刻有徐霞客游江郎山的游记:
“山渐合,东支多危峰峭嶂,西伏不起,悬望东支尽处,其南一峰特耸,摩云插天,势欲骞腾。问之,即江郎山也。望而趋,二十里,过石门街,渐趋渐近,忽裂而为二,转而为三。已复半岐其首,根直剖下;近之则又上锐下敛,若断而复连者,移步换形,与云同幻矣!夫雁荡灵峰、黄山石笋、森立峭拨,已为诡观。然俱在深谷中,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即缙云鼎湖,穹然独起,势更伟峻,但步虚山即峙于旁,各不相降。远望若与为一,不若此峰特出众山之上,自为变幻,而各尽其奇也!”
笔墨虽不多,但描摹得传神之至,评价得体公允,已尽得江郎山之精髓。回家后,翻阅《徐霞客游记》,有关江郎山的记载,仅此一段。但这也足够了,就如苏东坡所说,文章贵在自然流露,无拘无束,“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不象江崦,自视才高,看到江郎山之景,无法言之,羞而搁笔,演绎了一出“江郎才尽”的典故来。不信,看看江郎三峰右旁,一峰形如笔尖,据说就是江崦搁笔处。这仅是传说,但江郎山的瑰丽景色确非笔墨所能形容。
站在亭前遥望,只见三座山峰,不,确切的说,应该是三片,三片奇石拨地而起,直插云天,气势雄伟。三峰左边峰最高最大的是郎峰,右边的亚峰为次之,中间最为灵巧者是灵峰。郎峰与灵峰间缝隙稍大,为坎坷岭,俗称大弄,右边的亚峰与灵峰间缝隙甚小,远望仅透一丝光曦,为一线天,一线天最后最陡最窄的一段坡称好汉坡,俗称小弄。一缕晨光从山顶泻下,随着晨光转动,幻出迷人的色彩,象是江郎多情的目光,多情的梦。这时恰有一片白云在山顶上飘移,不觉随口吟出“何处飞来三片石,人间撑出一穹天”的感概。
一线天向我们迎面压来,惭惭地缝隙越来越大,山势越来越崔嵬。站在峰前,头仰得老高老高的,才看到顶端。走进一线天,就象走进天门,两扇高高的石片,傲然耸立,直插云天,象是被传说中的神斧劈成一样,整齐而威严,紧夹着狭长的空间,石色紫红,标准的丹霞地貌。一条狭长的石阶悠悠地斜躺着,人行其中,阵阵凉风穿峡而过,有点冷意。这里的一线天,规模之大为华夏之最,雄伟壮丽,气势磅礴,为我平生所未见。我看过许多称之为一线天的景观,如杭州灵隐一线天以小巧胜,那一线仅为一点,如天上的星星;武夷山一线天,如横写的“一”,其下为洞,漆黑一团,摸索而上可达山背;雁荡一线天与此类似,但在谷底,气魄也小些,不如此处翘出群山,雄伟壮观。
走出一线天,三峰复又会合。此处为三峰最峡处,是近观江郎三峰最佳处。亚峰、灵峰挤在一起,注目相对,郎峰稍在一旁,悠然自得。站在峰下翘首而望,流云时不时地从峰前飘过,阳光当头,神采飞扬。灵峰、亚峰在云中恰如婀娜多姿的姐妹,绰约多姿。郎峰如洒脱的男子,默默含笑。真是妙龄女子多情汉,郎才女貌,相得益彰,天地造物,匹配之至。“江郎天下奇,一线更崔巍。穿峡回风荡,登巅落夕依。人生本多坷,机遇亦稀微。翘首望天际,流云岩上飞。”这是我登山的诗,虽不成体统,但也自得其乐。
郎峰有栈道可以通达,站在峰前仰望,只见栈道随着山势,盘旋贴壁而上,惊险万分,不禁倒吸凉气,心底发虚。“蜀道难,难以上青天。”若用于此处是最贴切不过了。话虽这样讲,但看到栈道上,爬满了登巅的人,两人相互招呼一声,就上去的。手握栈道扶栏攀行,栈道时陡时缓。陡时缓缓爬行,斜坡缓冲道,则扶栏缓缓而行,丝毫不敢大意。这样没过多久,就气喘吁吁了,只得在栈道稍宽处休息一会,随后又继续向上攀行。一路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边走边欣赏沿途风光。悬崖奇险,秋色无限,道旁时有野花红叶,点缀在绿林密叶间,象是花俏的村姑,招赖行人,野趣盎然。走到“流云桥“的时候,已是饥肠辘辘,蹲下屁股,就不想再走了。还好,这里设有临时小摊点,我们要了点小吃填肚。流云桥下是深壑,据说云起之时,常有流云似水,从桥洞流出。离流云桥不远处是栈道的尽头,之上便是登巅山道。这里古树成林,这些古木虽然年岁已足百年或更长,却总也长不高,乍看似小树,细辨才认得出。可能是山高奇险,风大雨急,为生存计才如此的。“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法则,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体现。走出树林,眼前豁然开朗,便到郎巅了。巅顶有一亭伫立,翘出天空,作飞翔状。站在巅顶四望,群山俱下,山川平野,尽收眼底,灵峰、亚峰近在咫尺,更显得如娇小玲珑,妩媚多姿,风情万种地偎在郎峰胸前。郎峰何幸,引得众峰青睐,频送秋波,使我等凡夫俗子不免即嫉妒又羡慕。天下秀峰,大都以女子命名,独江山郎峰是例外,郁达夫先生说郎峰是天下最多情的山峰,只有多情多才,才引得佳人青睐,负心汉薄情郎焉得如此,或即便有,也只能是蒙蔽欺骗一时,哪能长久。“多情女子负心汉”,我想在这里须改动一下了,应为“人间自有多情郎”,并劝那些枉自嗟叹的痴情女子,只要有心,细心恒心,大胆寻觅,定会找到如意郎君。“人间自有真情在”,是千古不灭的话题,不信,看看江郎,便是例证。这使我等须眉也扬眉吐气了一回。
下山的时候,天气忽然转阴,不一会儿,便下起纷纷扬扬的小雨,越来越大,转为大雨,云雾亦随之加浓,擦着山肩而过。到流云桥时,只见桥洞下云雾象流水般涌动,随着风势,时稳时急,从容不迫,大有“任你风大雨急,我自闲庭信步”之感。“流云似水桥下过,栈道扶吾上顶巅。”不觉从口中脱出,与前面上联两句“何处飞来三片石,人间撑出一穹天。”接在一起,吟成一绝。
别流云桥,下栈道,从坎坷岭出,到烟霞亭歇会脚,这时,天气复又转晴,一缕夕照从郎巅的额角静静泻下,烟霞缥缈,山道弯弯,山溪潺潺,群鸟和鸣,一幅绝妙的秋山鸟鸣图,而我们就是画中人。此时的江郎山,就象刚一个刚出浴美男,清新自然而健康。于是在吟诗之后,在心满意足之中,离开江郎山——一座多情的山。
2004年10月于四宜居书斋
作者:knowingz 回复时间:2017-05-28 19:18:44
:)欣赏美文!
作者:knowingz 回复时间:2017-05-28 19:30:27
:)“何处飞来三片石,人间撑出一穹天。”
作者:云溪山人3 回复时间:2018-10-11 17:53:38
被此同题文章引用某些章节https://www.sohu.com/a/135811961_762561
作者:云溪山人3 回复时间:2018-10-11 17:59:45
文被此同题文章加了段头,中间插一段,基本悉数拿去,标上自己大名“云起龙飞”,不过与山人之号有“云”一字相同,也算是相同之处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c43d800102wyh1.html
作者:云溪山人3 回复时间:2018-10-11 18:02:53
此网不属作者名,可算为无名氏著了。http://www.docin.com/p-1122138500.html
有才子曰:多情江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