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作坊
我的敦煌情结(转载)
作者:神仙爱猪猪 发布日期:2020-04-11 点击数:2736
我的敦煌情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da43960100vlnh.html
  
  
  我像是跟敦煌特别有缘,第一次看见莫高窟,就不由自主地怦然心动,像是一个游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亲切,熟悉,依恋,不愿再离开一步。
  
   其实,我出生的地方离敦煌很远。那里没有戈壁,没有大漠,也不有石窟;那里是层层叠叠的山塬,河水环绕的城郭和城郭里石头铺的街道,石头垒的房子,石头砌的牌坊。那种景观、那种风情,伴我送走了童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可是,自打年见敦煌莫高窟一刻起,开凿在鸣沙山褐红色断崖上的那情结,把我跟敦煌连了起来。那苍凉的大漠和大漠上渐渐远去的商贾砣队,那神奇的佛窟和佛窟里精美绝伦的古代壁画,常常带着我,同他们一起,到那些早已被埋进历史沙层深处的古老敦煌去神游。
  
   于是,我随着舜帝一起去西征,在那里目睹了一个暴君的凶残与暴虐;我独自翻越鸣沙山去朝圣,又看见一位纯情女子相思的眼泪汇成了清泉。我打开《大唐西域记》,一位西域王子正侃侃讲述着自己历尽艰险,万里寻宝的传奇故事;我展开藏经洞经卷,几位古代画师仍精心描绘着自己心中的极乐世界。我经受了风沙吞没一座关城的恐惧,也领略了天马驰骋辽阔天宇的酣畅……
  
   于是,便有我的中篇小说集《敦煌传奇》。
  
   《敦煌传奇》是一本历史小说集。考虑到敦煌艺术的鼎盛之期,又恰恰是敦煌传奇文学的繁荣之时,我有意采用了传奇的笔法,构思谋篇,铺陈故事。但毕竟是现代人写古代事,我也时而借用一些现代心理方法,描写古代人的心态情智,试图尽量使笔下的人物既能同敦煌的壁画彩塑形成比较和谐的统一,又能和今人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
  
   这种尝试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虽然我当时心里还捏着一把汗。小说一出版,便发行到海外地区。各地的大、小书店里很快一售而空,一些书摊上更是加价出售。很快,出版社又重新设计封面,增添彩色插图,再版重印,结果还是很快告罄。如今,连我自己要找一本,也都很难了。
  
   读者的厚爱,读书界的好评,我真心感谢;但我也从心底里明白,自己还很浅薄,这些东西还很粗疏。之所以能够赢得较高赞誉,主要是因为自己选了敦煌这样一个好题材。而敦煌题材的小说,在我之前,中国的作家们还有一个人涉足过。我是第一个尝试者,继《敦煌传奇》之后,又陆续出版了《飞天》、《古墓魔影》、《九色鹿的故事》等长篇小说和童话作品。这些作品或今或古、或长或短、或小说或童话,但在题材的选择上,都没有离开敦煌。因而,每一本新作出版,都得到读者的热切关爱。
  
   《莫高残梦》是我的敦煌历史小说的一个筛选本。收在这本集子中的大部分小说,都是十多年前发表、出版,并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惟开篇《莫高残梦》是一篇新作,是专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而写的。我力图在叙述藏经洞的故事中,塑造一个真实的、性格多变的王道士。他恨洋毛子,却跟外国人交上了朋友;他羡慕功名利禄,却一生与富贵无缘;他把珍贵的敦煌文物盗卖殆尽,却完全是出于虔诚的宗教信。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但更可悲的是那个昏聩的朝廷,那段屈辱的历史。
  
   敦煌是一座取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不断从这座宝库中汲取营养,是发展新的敦煌文学的必由之路。我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就要永不回头地走下去。这不单是为了回报那些厚爱着我的作品的读者朋友,更是为了结自己心中那个永远不了的敦煌情结。



 作者:荆州又见红日 回复时间:2018-06-16 22:00:55
  @神仙爱猪猪你亲娘被黑叔叔的大吊爆烂了生出你个畜牲,你全家今年就都去火葬场团聚了,你妈的骨灰会撒在你家黑狗的大吊上


有才子曰:我的敦煌情结(转载)

主页 栏目 发现 阅读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