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与火炉(573/2019/11/28)
作者:碧小游 发布日期:2020-03-09 点击数:2326
乍醒,恰巧凌晨,一身汗,临睡前,电热毯暖的被子,忒暖和的,哪知道这么一下竟睡过去,睡过去便睡过去吧,还又醒,仍穿着外套,焐的满头汗。难怪有人睡板床,还总不叫自己舒服,有点头悬梁,锥刺股的意思,想想哪有那个必要,分明是个瞌睡大的人,站着也是能睡过去,为什么要总跟自己过不去呢?
想起本来是要说些得趣的事,因为昨天说到暖气片,且早上还落些雪霰,虽则雪忍着未落下,总有些雪味、雪的气象,想着这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而我们对面似乎也有“红泥”小厨这样的酒肆,其实,我对酒肆是没有多大兴趣的,酒肆之多,之体态各异不胜枚举,原因是我不喝酒,此一时也无宴请之需,我感兴趣的多半是小火炉。
冬天的小炉子自然是免不了,从火炉到煤炉、酒精炉,再到电炉,哪一只端跟前,那也是说不尽的话。但小火炉我们家也是使唤的少,虽然儿时在乡下,但田野占据的面积最大,树木一般只跟随水路两侧自然生长,或是屋前屋后栽植,比不得山野人家,漫山遍野的林木,所以,木柴还是稀缺的,这样的话,小火炉便比不上煤炉经济。
我仍记得小时候还有一种做煤球的工具,机械原理跟护士的针筒一样,只不过多几孔针眼,或者这样做出来的煤球也叫蜂窝煤,其实跟蜂窝的形状差远了。我还拿过铁勺,做过最简便的煤球,挖的一勺勺在太阳下晒,其实看上去像黑色的饺子,反正我的手艺也只是这样。但大多是带孔的圆形煤球,一个炉子里至少三个煤球,且自上到下,三个煤球的孔要都对上眼,最有趣的事便在这里,我发觉在炉火里调节这些孔眼的大小,有时候能决定煤球的燃烧速度和燃烧时间,我们总是要根据实际需要,要么全力以赴加大火力,要么在夜晚降临前为着密闭火炉而绞尽脑汁,想叫它在夜间既经济的燃烧又不至于火灭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一大早上太忙,而且给煤炉生火或者还要弄得一鼻子的灰,多不大情愿的事。
这样的炉子我住在葛大店的时候竟还在隔邻的楼道里瞧见过,而后便不再瞧见,或者在乡下不时还见过,也是日益稀少,可真是个温暖的回忆。它大多时候是个厨具,并不是做取暖用的,且还要时时小心它排放的气体,在冬日里围炉,其实是敞着风的,也不是个多浪漫从容又惬意的事。
还是小火炉好,灶膛里的柴炭或草灰填些在里面,要么是炭椅能坐坐,要么是小手炉,老人佝偻着腰挽在手上的,小孩子自然也是不大给弄这个。怕烫着,怕烧着,又怕摔着,总之是少见的,在我们那儿不大实用,虽则我喜欢是极喜欢的,冬日里爆个黄豆粒,老蚕豆,花生米,多带劲好玩的,扔灶膛里,哪找得着呢。
我去年还是前年仍在淘宝里寻找各式样的火炉,细寻思哪些合算不合算,还是眼下电炉经济、便利,或者相对的说要更安全,这跟取暖又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还不如煤炉呢,人离的远远的,至少能烘个鞋子、手套什么的,也真是个怪异的物件。
但逢冬日,总要想这些叫手心脚心暖和些的事,尤其是在落雪的日子里。白日里在公园的草丛上、树林边听雪霰落下的声音美妙至极,仿佛山野里极清浅的溪涧正掩在岩底缓缓而过,我像是只山林里的雀,大概不是在冬季,或者仍是在寒风料峭的日子里,跟着季节的风又做着禅唱似的。
而只在那一会儿,我忘却寒冷或取暖的事,所以说呢,为什么要待在屋子里呢,还总是打着盹。
2019/11/28零时过草记于肥
有才子曰:雪与火炉(573/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