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作坊
抬柩
作者:魏诗鹏 发布日期:2020-04-05 点击数:3246
  俗话说:孝子头,遍地流。
  为父亲的丧事,张处长如同磕头虫,办丧事的几天内,不断地给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亲戚熟人磕头,他磕得疲于奔命憔神悴力,本来就有些浮肿的脸上,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细缝。
  好容易吹吹打打唱唱闹闹待到吊唁完毕,到了第三天,出丧的时候到了,张处长才喘了一口气。
  农村出殡非常热闹,火铳鞭炮震耳欲聋,锣鼓队敲了起来,鼓号队吹出悲伤的哀乐,舞龙队的龙在大路上上下翻滚,黑色巨大的杉木棺材旁,摆好了抬棺的龙杠,送葬的人群一片白色笼罩,站立在棺材后面的空坪里,张处长一身白孝服,头戴白孝巾.本来应该在棺材前和他的子女一起,但是,他见棺材旁龙杠散落着十几根棒棒,一个抬棺的力夫都不见,顿时心生疑虑,默默发呆了好一阵.
  时辰已过去很久,锣鼓,鼓号却不留情地一鼓劲敲打,好像敲在人的心头,焦急地催人上路,但是,抬柩的人久久不见现身,张处长此刻见不是头,立马从队前出来,寻找丧事的操办人,他的亲五伯。
  他在外面人堆里没看见到五伯,翻身穿室入堂回家四处打探,终于在自家老屋堂屋里找到了五伯。
  五伯正在和人说话:…..你不看在他面上,看在我面上好吗,今天这抬柩的忙,一定要帮的。
  对不起,我今天要到城里去上班,不得空。
  你不能请一个假,就一个上午的时间?
  不能,老板不答应。
  那你就晚去一两个小时,总可以啦吧。
  不得行,我实在是脱不了身,老板不好说话
  ……
  那张处长的爹就不抬上山啦?
  少了我一个,还有别人效力的,实在不行,喊城里那些吊唁的人自己抬吧,他们都是张的手下。
  瞧你说的,办白喜事哪有客人抬柩的……
  ……
  张处长在一旁听五伯和那人的对话,心里不是个滋味,想自己在县里活的风生水起,呼风唤雨随心所欲,到乡下老家这穷乡僻壤,老乡们竟然一点都不买账,说得不好听,人死啦都没人抬,若是传出去,面皮尽失,这丑就丢大啦。
  张处长思索一下,径直走到五伯身边,好啦,好啦,五伯,你去找过其他的人,到这里来开个会,他有事,就不麻烦他啦!
  五伯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后来,见那人还在,就点点头,去找其他的人去啦。
  对不起,张处长,我实在是不得空,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身不由己啊。
  张处长同情地说道:你上班去吧,我的事总会有办法的。
  那人就大步迈出,扬长而去。
  不一会,十几个精壮汉子,被五伯召集而来,这里面,都是张处长小时的同学和叔伯弟兄,多年未见面目都有些陌生。
  五伯把他们召集在堂屋里以后,就把抬柩的事向他们说了。
  话没落音,就听见七嘴八舌响起:
  我不得空,红薯烂在地里啦……
  我也不行,今天要走亲戚……
  时间撞的不好,今天我要到城头买猪……
  ……
  张处长一听,心里轰的一声,思忖,看来事情麻烦啦。
  他拉过五伯,小声问道:五伯,你昨天如何安排的?今天这些人……
  他们昨天压根就没安心来这干活,这年头,大家都在外面干活,都有钱啦,你这么多年回来的少,和乡亲接触不多,花栽得不多,自然人情淡泊,遇到这样的大事,人家就不愿意多插手帮忙啰。
  张处长一怔,看样子,不放血不行啦,他立马转身对着大家,俯身拜了几拜,眼里热泪盈眶,口中念念有词:诸位兄弟朋友们,今天,是我老爸上山的日子,请大家给我几分薄面,伸出援助的手,把我老爸抬到山上,到时,我给每人送上一千元,作为酬谢,这这里,我给你们磕头啦……
  说罢,双泪横流,泣不成声,双腿跪下,便要给众人磕头。
  别别别!别这样!我们承受不起!众人拉着张处长的手,不让他往下磕头。
  这样说,你们是愿意帮忙罗?张处长心里一松。
  无功不受禄,看他们有没有空,我今天是实在脱不开身,商店等着开门,你们几位看着办吧,我有事先走啦。一个小伙子急急的说。
  我也不得空,我要上街去抓猪,已经定好的事,没办法,张处长,对不起啦。
  我要去挖红薯,好容易盼来一个好天气,不挖,红薯就要烂在地里啦…..
  ……
  张处长眼睁睁看着这些精壮汉子,一个个理由十足地离开堂屋,最后,只剩下五伯一个。
  五伯和张处长俩人大眼望小眼傻呆呆站立在堂屋中央。
  怎么办?张处长这时真没主意了。
  外面的锣鼓鞭炮,响彻大地,催人心焦。
  没办法,只好打电话到单位,要单位派一部大卡车,找十几个工人来抬柩,要不然,拖得太久,人家等的不耐烦……
  五伯悄悄地说。
  张处长这时才如梦初醒:是啊,总不能让大家在这里耗着,总得想办法早点让老爸入土为安啊。
  于是掏出手机;喂!喂!是李科长吗?是这样一回事……











 作者:tanjing0997 回复时间:2012-11-22 11:56:36
  ,支持 好文!




 作者:wangchaoyuan 回复时间:2012-11-22 13:11:43
  精彩 期待下文




 作者:常剑勇 回复时间:2012-11-22 20:14:15
  我们家乡,孝子需要那个人抬棺材,冲那个人磕个头,再忙那个人也得去抬!

  当官,为老的下葬,磕头请人抬官不为孬!

  棺材头前有镖(音)!哪怕你再大的官,你不磕头,人家就不抬!

  张处长是不懂...




 作者:常剑勇 回复时间:2012-11-22 20:24:25
  有的地方,好像也可以叫自己弟弟或堂弟代磕。

  看样子张处长没有弟弟或堂弟,活该张处长自己磕头请人抬棺!




 作者:johnsonjoe 回复时间:2012-11-23 02:24:08
  抬柩也是学问啊!
  欣赏。问候!




 作者:肖福祥 回复时间:2012-11-23 08:17:00


  好文!!!!!!!!!!!!

  再顶!!!!!!!!!!




 作者:昆仑总队 回复时间:2012-11-23 10:13:06
  这篇不错




 作者:昆仑总队 回复时间:2012-11-23 10:14:36
  这篇不错




 作者:小山绿草 回复时间:2012-11-24 16:31:21
  平时不与亲朋处好关系,目中无人,用得着人家了才抬抬眼皮,再大的官也没人买账。该故事就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




 作者:李士彦 回复时间:2012-11-26 10:49:21
  看望好朋友

  支持永不休




 作者:隐忍流浪 回复时间:2012-11-26 16:39:56
  写的不错,貌似农村的这种现象在逐步的加重




 作者:嫦娥秀 回复时间:2012-11-27 08:17:09
  平时不理人,到时人不理!!




 作者:颍河一粒砂 回复时间:2012-11-28 15:20:53
  路过,看看。




 作者:常剑勇 回复时间:2012-12-01 23:38:16
  再拜读!




 作者:全不是 回复时间:2012-12-20 13:40:37
  好文。大赞!!!屁民也有腰壮气粗的时候。够味!辛辣!!!大顶!!!!




 作者:孟散人 回复时间:2013-06-17 16:29:08
  乡情断是非,任你在外富贵如山,你还是本乡本土的你,对与错都会在这个大事上得到体现。

  看来,这厮做官做成了王八,连故乡土都不愿留他了。




 作者:憨憨w 回复时间:2014-04-03 20:03:28
  皇帝老儿也有入土的一天,平时还是积点德好。
  欣赏好文,问好诗鹏!




 作者:肖福祥 回复时间:2016-06-06 16:56:03
  @魏诗鹏

  好文!

  再顶!





 作者:一步三晃2018 回复时间:2018-11-27 11:29:47
  写得太好了!当官,平时眼睛里没有老乡,着忙时老乡也不理他,这就对了。好文,大顶!


有才子曰:抬柩

主页 栏目 发现 阅读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