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杜甫居夔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曲尽其妙,同时又
阁 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 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 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正思戎马泪盈巾。 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府的第
九 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这时他已五十六岁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杜甫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 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 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 青眼高歌望吾子。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
发潭州 杜甫 夜醉长沙酒, 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 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 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 回首一伤神。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准备北归洛阳,终因时局动乱,亲友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 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 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 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 愁看直北是长安。 这首诗写在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即大历五
燕子来舟中作 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 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 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 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 穿花贴水益沾巾。 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出峡,先是漂泊湖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是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因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宜阳,县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人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 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 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 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 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 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 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 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 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 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 岂能贫贱相看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 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 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 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 真是英雄一丈夫。 这首送别诗,既不写饯行的歌舞盛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 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 角声一动胡天晓。 天宝十载(751)五月,西北边境石国太子引大食(古阿拉伯帝国)等部袭击唐境,当时的武威(今甘肃武威)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这是一首吊古之作。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岑参 西原驿路挂城头, 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 白云犹似汉时秋? 要读懂这首七绝,至少要扫除两重障碍。其一,是诗的写作年代及其时代背景;其二,是判断最后一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
碛中作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 平沙莽莽绝人烟。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深厚的感情。这首《
春 梦 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 遥忆美人湘江水。 枕上片时春梦中, 行尽江南数千里。 俗语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思骨肉,念朋友,怀家乡,忆旧游,往往形于梦寐。这么一件人人都会在日常生活遇到的小事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唐玄宗天宝十载(751)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
画 松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 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 石桥南畔第三株。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