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绣障 胡令能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春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是一首赞美刺绣精美的诗。首句“日暮”、“堂前”点明时间、地点。“花蕊娇”,花朵
闺 情 李端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 不忿朝来鹊喜声! 这首诗,明白晓畅,诗人以清新朴实的语言,把一个闺中少妇急切盼望丈夫归来的情景,描写得含蓄细腻,楚楚动人,令人读了之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l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l
囝 顾况 囝,哀闽也 囝生闽方, 闽吏得之, 乃绝其阳。 为臧为获, 致金满屋。 为髡为钳, 如视草木。 天道无知, 我罹其毒。 神道无知, 彼受其福。 郎罢别囝, 吾悔生汝。 及汝既生, 人劝不举。 不
公子行 顾况 轻薄儿,面如玉, 紫陌春风缠马足。 双?悬金缕鹘飞, 长衫刺雪生犀束。 绿槐夹道阴初成, 珊瑚几节敌流星。 红肌拂拂酒光狞, 当街背拉金吾行。 朝游鼕鼕鼓声发, 暮游鼕鼕鼓声绝。 入门不肯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作者绘声绘色,由物及人,传神入微地表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
题红叶 韩氏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这首诗相传为唐宣宗时宫人韩氏所写。关于这首诗,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云溪友议》记述,宣宗时,诗人卢渥到长安应举,偶然来到御沟旁,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 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 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 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 愁见河桥酒幔青。 亲故久别,老大重逢,说起往事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其遣沙场匹马还。 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力削弱,吐蕃趁虚而入,曾一度攻入长安,后来又向西南地区进犯。严武两次任剑南节度使,广德
江南行 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 莲子花开不见还。 妾梦不离江上水, 人传郎在凤凰山。 《全唐诗》中收张潮诗五首,其中《长干行》还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张潮的几首诗,除了一首《采莲曲》是写采莲女的生活,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 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 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 诗的开头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筝是一种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 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 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 明日又逢春。 长期飘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山水诗向来多是对自然美的歌咏,但也有一些题咏山水的篇什,归趣并不在山水,而别有寄意。此诗即是一例。 从诗的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召)歌,渔民的船歌。这首诗,仿拟民歌的韵致,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兰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 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苏溪在浙江义乌县附近。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 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 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 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 淮上有秋山。 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遇见了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 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 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 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 扁舟不系与心同。 唐德宗建中四年(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 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 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 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元大(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寒雨中。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韦应物与王卿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读这首小诗,我们眼前仿佛浮现出诗人韦应物的形象,见到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 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 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 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 广陵何处在? 打开《韦苏州集》,到处听得钟声。诗人这样爱钟声,显然是着意于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这首诗乍看无甚惊人之句,好象一潭秋水,冷然而清,颇有陶渊明的风格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诗集中收录寄诸弟诗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手中情深的诗人。而正由于出自性情,发自胸臆,所以这首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 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 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 鬓丝生几缕? 冯著是韦应物的朋友,其事失传,今存诗四首。韦应物赠冯著诗,也存四首。
幽 居 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 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 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 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 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 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 谁谓薄世荣。 韦应物的山水诗&ldqu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曹,一作李胄,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