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
怨 诗 孟郊 试妾与君泪, 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 今年为谁死! 韩愈称赞孟郊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神施鬼设,间见层出”(《贞曜先生墓志铭》)。说得直截点,就是孟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 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 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 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 猿啼三声泪滴衣。 乐府旧题有《巫山高》,属鼓吹曲辞。“古
古别离 孟郊 欲别牵郎衣, “郎今到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这首小诗,情真意蕴,质朴自然。 开头“欲别”二字,扣题中的“别离”,也为以下人物的言行点明背景
古怨别 孟郊 飒飒秋风生, 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 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 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 天涯共明月。 这是一首描写情人离愁的诗歌。 这首诗写的是秋日的离愁:“飒飒秋风生,愁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孟郊四十六岁那
秋怀(其二) 孟郊 秋月颜色冰, 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 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 肠中转愁盘。 疑虑无所凭, 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 声响如哀弹。 孟郊老年居住洛阳,在河南尹幕中充当下属僚吏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 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 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 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 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 朝朝近浮名。 韩愈在《荐士》诗里说孟郊的诗“横空盘硬语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l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 折柳赠别的风俗始于汉人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据诗的第三句,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武元衡这首《春兴》
赠道者 武元衡 麻衣如雪一枝梅, 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 红莲池里白莲开。 此诗的题目一作《赠送》。如果是后一个题目,那么,他写赠的对象就不一定是个女道士。但无论用哪一个题目,都不难看出
奉诚园闻笛 窦牟 曾绝朱缨吐锦茵, 欲披荒草访遗尘。 秋风忽洒西园泪, 满目山阳笛里人。 唐代绝句因入乐关系,一般以自然为宗,不尚用典。但作独立的抒情诗时,适当的用典,利用现成的材料启发读者的联想,
登鹳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 河流入断山。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许多诗人
啰唝曲六首(其一、其三、其四) 刘采春 其一 不喜秦淮水, 生憎江上船。 载儿夫婿去, 经岁又经年。 其三 莫作商人妇, 金钗当卜钱。 朝朝江口望, 错认几人船。 其四 那年离别日, 只道住桐庐。 桐庐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
画 石 刘商 苍藓千年粉绘传, 坚贞一片色犹全。 那知忽遇非常用, 不把分铢补上天!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刘商,诗人兼画家。他本人爱画松石树木。这幅题诗的画,也许就是刘商本人的创作。根据诗作的内容,作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群。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rdqu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 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 夕阳千万峰。 这首小诗,用朴素的语言写一次久别重逢后的离别。通篇淡淡着笔,不事雕饰,而平淡中蕴含深永的情味,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
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一)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 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 莫是藁砧归! 南朝徐陵曾把梁代以前的诗选作十卷,定名《玉台新咏》。严羽说:“或者但谓纤艳者玉台体,其实则不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 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 直到门前溪水流。 诗的题材很平常,内容也极单纯:三月三日这一天,乘船去寻访一位家住溪边的朋友李某(“九”是友人的排
野老歌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一,“风雅比兴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弹
猛虎行 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这是一首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此诗一本题下注云:&ldqu
牧童词 张籍 远牧牛, 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鸟啄牛背, 令我不得戏垅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 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 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 官家截尔头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