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花时同醉破春愁, 醉折花枝作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 计程今日到梁州。 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这首诗中的“元九”就是在中唐诗坛上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元和四年(809),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在群芳斗艳的花季里,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总是姗姗开迟,待到她占断春光的时候,一春花事已经将到尽期。历代多愁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元和四年(809)三月,元稹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东川按狱,往来鞍马间,写下《使东川》一组绝句。稍后,白居易写了十二首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 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 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 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 不解多情先寄诗。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
村 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夜。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 欲隐墙东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 绿杨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 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 子孙长作隔墙人。 元八,名宗简,字居敬,排
燕子楼 张仲素 白居易 楼上残灯伴晓霜, 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 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 秋来只为一人长。 ──白居易 这里讲的是张仲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 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 循墙绕柱觅君诗。 元和十年(815),元稹自唐州奉召还京,春风得意,道经蓝桥驿,在驿亭壁上留下一首《留呈梦得、子厚、致用》的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 逆风吹浪打船声。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遇刺身死,白居易上书要求严缉凶手,因此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他被撵出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 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 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 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 可怜光彩亦何殊。 白居易七律《放言五首》,是一组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
建昌江 白居易 建昌江水县门前, 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 草风沙雨渭河边! 白居易作此诗时,正谪任江州司马,因公到江州附近的建昌江去,以渡口所见所感,写下了这首绝句。诗表面上写渡口风光,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
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这首诗可以说是邀请朋友前来小饮的劝酒词。给友人备下的酒,当然是可以使对方致醉的,但这首诗本身却是比酒还要醇浓。“绿蚁新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熏笼坐到明。 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这是不公正的。诗以自然浑成之语,传层层深入之情,语言明快而感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 自弹自感闇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 别有深情一万重。 若要把白居易《琵琶行》裁剪为四句一首的绝句,实在叫人无从下手。但是,《琵琶行》作者自己这一首《夜筝》诗,无疑提供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 半朽临风树, 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 长庆二年春。 这首五言绝句,纯由对句组成,仿佛是五律的中间两联。全诗以柳写人,借景抒情。首句以“半朽”描画树,次句以“多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 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 灯底裁缝剪刀冷。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这些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 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 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 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 蓬莱宫在海中央。 长庆二年(822)秋至四年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 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 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 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 草绿裙腰一道斜。 此诗为长庆三年(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 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 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 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 霜叶满阶红。 “秋雨夜眠”是古人写得腻熟的题材。白居易却能开拓意境,抓住特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 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 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开成二年(837),白居易和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白居易 昔闻元九咏君诗, 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 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 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 已抽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 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 尽日无人属阿谁? 关于这首诗,当时河南尹卢贞有一首和诗,并写了题序说:“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此山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读柳宗元这首诗,给我们的印象是:诗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
重别梦得 柳宗元 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邻舍翁。 元和九年(814),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