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 李贺 琉璃鍾,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 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 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李贺这
官街鼓 李贺 晓声隆隆催转日, 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 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 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 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 漏声相将无断绝。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 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 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 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
冰 柱 刘叉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 骚然县宇,土崩水溃, 畹中无熟谷, 垅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 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阨至三巴。 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 雀惊鼠伏,宁遑安处
偶 书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 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 磨损胸中万古刀。 这是一首诗风粗犷,立意奇警的抒怀诗。奇就奇在最后一句:“磨损胸中万古刀。”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刀,又为什么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刘叉 一条古时水, 向我手心流。 临行泻赠君, 勿薄细碎仇。 这是刘叉在赠剑给友人时写的一首小诗。诗之独特处,在于通篇以水比剑。本来以明澈的秋水比喻闪闪发亮的剑光,古人早已有之。
自君之出矣 雍裕之 自君之出矣, 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 长闻呜咽声。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幹《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云:“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
江边柳 雍裕之 嫋嫋古堤边, 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 留取系郎船。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此诗也不脱离情旧旨,但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诗的一、二句,寥寥几笔,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古堤春柳图
农家望晴 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正当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农谚。提起这样
柳 絮 雍裕之 无风才到地, 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 莫近鬓毛生。 翻开《全唐诗》,咏杨花、柳絮的篇章甚多,这首《柳絮》却与众不同:它既没有刻意描摹柳絮的形态,也没有借柳絮抒写惜别伤春之情,而是以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 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 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 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 犹自梦渔樵。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境内,当陕西、山西、河南三省要冲,是从洛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 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 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 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这首诗题目有两种不同文字,今采此题
登洛阳故城 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 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 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 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 犹自吹笙醉碧桃。 洛阳,是有名的古城,东汉、曹魏、西晋、
汴河亭 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 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 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 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 迷楼还似景阳楼。 隋炀帝杨广为了东游广陵(扬州),不惜倾全国
塞下曲 许浑 夜战桑乾北, 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 犹自寄寒衣。 《塞下曲》是以边塞风光和边塞战争为题材的新乐府辞。许浑的《塞下曲》是同题诗中最短小的一首。前两句仅用十个字描写了发生在桑乾河北的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 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 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 落尽东风第一花。 如果不看诗题,上面这首许浑的绝句会被看作一首写景诗。它写的是在落花时节、日斜时光,遥望王侯第宅,
途经秦始皇墓 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 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 路人唯拜汉文陵。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
河 湟 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 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 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 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 流传天下乐闲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驻守在河西、陇右的军队东调平
念昔游三首(其一) 杜牧 十载飘然绳检外, 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 倚遍江南寺寺楼。 杜牧曾因仕途失意,长期飘泊南方。《念昔游》是若干年后追忆那次游踪而写的组诗,一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 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 年年因雨上金铺。 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位于长安城兴庆宫的西南角,西面题曰&
念昔游三首(其三) 杜牧 李白题诗水西寺, 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 红白花开山雨中。 “水西寺”即天宫水西寺,是宣州泾县水西山中很有名的一座寺院。寺中“凡十四院,其最胜者曰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本题共三首,是杜牧经过骊山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
沈下贤 杜牧 斯人清唱何人和, 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 水如环珮月如襟。 这是唐宣宗大中四年(850),杜牧任湖州刺史时,追思凭吊中唐著名文人沈亚之的诗作。亚之字下贤,吴兴(即湖州)人,元和
长安秋望 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唐玄宗时,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伺机谋反,玄宗却对他十分宠信。皇太子和宰相杨国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 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乐游原上望昭陵。 在唐人七绝中,也和在整个古典诗歌中一样,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兴而比或全属兴体的较少。杜牧这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