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跎全传,又名《飞跎子传》、《扬州语绣像三教三蛮维扬佳话传奇》、《飞跎子书》。嘉庆二十二(1817)年一笑轩刊本,四卷三十二回。作者邹必显,乾嘉年间扬州评话艺术家,江苏兴化人,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他“性温暾,寡言笑,偶一雅谑,举座絶倒”。 叙述石信求取仙方,拜师学艺,学成后下山投军出战,与蛮兵斗法,最后三教和解,天下太平的故事。全书记扬州风土人情
负曝闲谈,清光绪二十九(1903)年六月起连载于于《绣像小说》。三十回,未完。署“蘧园撰”。 描述晚清末年各地方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比较广泛地反映了晚清腐败的社会风气和黑暗政治。书中有关上海维新党在妓院谈革命、讲哲学的情节,以及清政府军机处活动和太监王公大臣贪贿弄权的描写,在晚清小说中比较突出,文笔也较爽健灵活
杜骗新书,又名《江湖历览杜骗新书》、《江湖奇闻杜骗新书》,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刻本,四卷八十三则。题浙江夔衷张应俞著,原有熊振骥万历四十五(1617)年序。 本书主要描述晚明社会各式各样的骗局,作者并将其分为二十四类,通过杜撰的各种小故事,真实呈现了当时社会的民情世故,对杜绝现下横行的各式骗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书语言文白相杂,生动精炼
常言道(又名《子母钱》、《富翁醒世传》、《富翁醒世录》)版本: 嘉庆十九(1814)年刋本。四卷十六回。与本网收录之《富翁醒世录》回文略有不同。作者: 题“落魄道人编”。内容: 以漫画式的辛辣笔法,叙述财主钱士命贪财悭吝,寡廉鲜耻,最终财尽人亡的故事。文笔犀利尖刻
赵太祖三下南唐,又名《宋太祖三下南唐》、《侠义奇女传》、《第一侠义奇女传》。现存最早有咸丰八年(1858年)初刻本。八卷五十三回。题“好古主人撰”。 故事写赵太祖亲征南唐,被南唐护国军师余鸿困于寿州。宋开国功臣之子郑印、高君保及北汉旧臣之女刘金锭、郁生香等救驾平唐,与余鸿等妖仙斗法摆阵,终获全胜。小说仿照旧时英雄传奇杂糅神魔怪异的故套,人妖并存
永庆升平后传,光绪二十(1894)年北京本立堂刊本。十二卷一百回。题“都门贪梦道人撰”。贪梦道人,杨挹殿,福建人。上接《永庆升平前传》,描述清康熙年间江湖英雄马成龙、马梦太等人协助朝廷搜剿肃清天地会八卦教的故事。 书中且说那个秃老头儿乃是天下扬名的人物,姓侯名化泰,外号追风仙猿。因为他身体灵便,日行一千一百里,夜行一千程途
永庆升平前传,光绪十八(1892)壬辰年宝文堂刊本。十二卷九十七回。不题撰人。 据卷首郭广瑞光绪辛卯年(1891)书序所言,此书系咸丰年间由姜振名演说流传,由郭广瑞据哈辅原演说“录成四卷”,“增删补改”,得“百数回”,交宝文堂刊印。可知编订者为郭广瑞,字筱亭,别号燕南居士
《续小五义》,又名《三续忠烈侠义传》,光绪十七年(1891)北京文光楼刊本。124回。石铎编印。据北京文光楼刊本序中称,作者为晚清著名说书艺人石玉昆,但此说不可信。(当然也不是“《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仪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忠烈侠义传》是《三侠五义》的本名。) 《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
仙侠五花剑,光绪廿七(1901)年仿聚珍版。六卷三十回。署“海上剑痴撰”。 以南宋秦桧擅权为背景,叙述仙侠下凡除奸消暴的故事。奸臣秦桧网罗党羽,迫害忠良,扰乱民众。仙侠公孙大娘炼就五花宝剑,由虬髯公、聂隐娘、红线女、黄衫客、空空儿各带一口,下山授徒。 虬髯公等四人将剑术分别授予与民女、书生、义士、妓女,大破危害百姓的秦府卧虎营官兵,斩杀秦氏党羽,行刺秦桧
《小五义》,又名《忠烈小五义传》,《三侠五义》续书,光绪十六(1890)庚寅年北京文光楼刊本。一百廿四回。据该刊本序中称,作者为晚清著名说书艺人石玉昆,但从文中可知《小五义》与《三侠五义》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或一人之口)。 “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卢方之子卢珍、韩彰义子韩天锦、徐庆之子徐良、白玉堂的侄儿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故事自白玉堂夜盗盟单始
又名《英雄小八义》、《梁山后代》,是部在民间流传较久的长篇鼓词。叙述宋徽宗时,落难公子周顺与表兄徐文标、江湖好汉尉迟肖、唐铁牛、梁山好汉后代孔生、时常青、花云萍、阮英结为小八义,为国除奸,为民除害的故事。 本书系早期鼓词说唱本,作者不可考。创作当在《大八义》之后,其中的金亨、阮英是大八义的后人和弟子。 [2017年3月
原名《忠烈侠义传》,120回,首刊于光绪五年(1879),北京聚珍堂活字本,题“石玉昆述”。卷首有问竹主人序及退思主人、入迷道人二序。 石玉昆(约1810~1871),字振之,天津人,咸丰、同治间著名说书艺人。其说唱之《龙图公案》,今犹有传抄本,唱词甚多。后有人在此基础上,删去唱词,增饰为小说,题《龙图耳录》。光绪年间,问竹主人又加以修改润色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出现于光绪五年(1879)。1889年俞樾初见此书,认为第一回狸猫换太子“殊涉不经”,便参考《宋史》和《默记》等加以删改;他还认为书中所叙不只三侠,“南侠、北侠、丁氏双侠、小侠艾虎,则已得五侠矣。而黑妖狐智化者,小侠之师也;小诸葛沈仲元者
乾隆游江南,原名《圣朝鼎盛万年青》,又名《万年青奇才新传》、《乾隆巡幸江南记》、《乾隆下江南》,七十六回,不提撰人。光绪十九年(1893)上海五彩公司石印本,参照其他版本校对。 小说写乾隆皇帝在京梦得江南人才众多,故化名高天赐,微服出访。所到之处,亲见官吏贪赃枉法,豪强鱼肉乡民,豪杰壮士效忠报国。福建少林寺至善法师及其门徒方世玉、胡惠乾仗恃武功
《七剑十三侠》一名《七子十三生》。作者唐芸洲,号桃花馆主,姑苏人,生平不详,约清德宗光绪中前后(约1892年前后)在世。 此书分三集陆续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江文蒲在为初集作的序言中说:“吾知是书一出,其不胫而走也必矣。”诚如斯言,书刊行后“风行海内
《绿野仙踪》,百回手抄本,参照其他版本校对(其中“元”通“玄”,当是避康熙玄烨讳,并不一一改过)。书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至二十七年之间(1762)。作者:李百川,约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约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生平事迹均不详。籍贯或言江南人氏,或言山西人氏。 本书以冷于冰于仕途失意后,历经磨难求仙得道,随后救苦救难
绿牡丹,又名《四望亭全传》、《龙潭鲍骆奇书》、《宏碧缘》。道光十一(1831)年芥子园藏板本。八卷六十四回。不题撰人。叙述围绕将门之子骆宏勋与江湖侠女花碧莲二主角所发生的侠义传奇故事。“江湖有义终非盗,衣冠无良岂是人”,是作者不同凡俗的见识。 小说以唐武则天时代为背景,以骆宏勋与花碧莲之间的姻缘为主线,以任侠使气为基调,演述当时佞邪当道,权奸仗势欺人
剑侠奇中奇全传,又名《争春园》、《奇中奇》、《三侠记新编》、《剑侠佩凤缘全传》。道光元(1821)年三元堂刻本,四十八回。 不题撰人。卷首有序,尾署“时在己卯暮春修楔日寄生氏题于塔影楼之西偏”,“己卯”即清嘉庆廿四(1819)年。 内容:叙述汉平帝时代郝鸾丶鲍刚丶马俊等除奸报国的故事
《金台全传》,光绪乙未(1895)年上海中西书局石印本。六卷六十回。不题撰人。叙述金台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安邦定国的故事。本书由弹词《金台传》改写,情节曲折,风格粗犷。 话说北宋嘉祐年间,贝州有一个少年,名叫金台,今年一十六岁,父亲早故,老母尚健,一个同胞姊姊,已经嫁出的了。他在家中侍奉母亲。只因没有别的行业,故而在衙门中充了一名马快,与王则搭伙办事
儿女英雄传,又名《侠女奇缘》、《金玉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儿女英雄传》现存最早刻本为清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原书五十三回,现仅存四十回。 马从善 修订 作者:文康,姓费莫氏,字铁仙,号悔庵。满族镶红旗人。约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生卒年未详。他是大学士勒保次孙,曾任过理藩院郎中、徽州知府,后被任命为驻藏大臣
大明奇侠传,又名《云钟雁三闹太平庄全传》。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琅环书屋刊本。五十四回。不署撰人。 小说描写明朝天启年间,太师云定、御史钟珮、都统雁翎、翰林文正等忠臣与奸臣国舅刁发斗争的故事。其中穿插他们的子女雁羽、钟山玉、云素晖、文翠琼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及西、羌北番入侵。作者将忠奸斗争同爱情婚姻的善恶斗争结合起来
大汉三合明珠宝剑全传,道光廿八(1848)年经纶堂刊本。六卷四十二回。不题撰人。叙述汉武帝时代柳絮、郝联、鲍刚、马俊四位好汉除奸报国的故事。本书情节与《剑侠奇中奇全传》类似
评书传统书目,长篇,又名《大宋八义》。编创于清末,是为评书艺人口传的“道儿活”。据《觚屑·评书续谈》称:始说《大八义》者为杨德茂。其纂弄者“乃为一日偶见八卦,因以其乾、坎、亘、震、巽、离、坤、兑加以支配”
作者:[明]罗贯中 编著,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清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约1664~1666年间)、康熙刊本(通称“毛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删去评语。 题罗贯中编次。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东原(今山东东平一带)人,一说钱塘人,又有庐陵人之说。著名小说家
宋宫十八朝演义,6册100回,民国十七(1928)年上海五权书社出版。又称《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本书从宋太祖出生起,到陆秀夫负末帝赵昺蹈海而死止。作者自谓:叙宋室一代兴亡,凡朝廷大事,宫闱琐闻,皆与正史不甚相远,较诸涂饰附会,流于淫秽者,固稍胜矣。此书与许慕羲《宋宫十八朝演义》并行于世,李本较平实,语言更通俗;许本通篇行文更流畅
通商原委演义,又名《罂粟花》、《鹦粟花》。光绪三十三(1907)年自印本。二十五回。题“元和观我斋主人著”。元和,1912年时元和县并入吴县,在今江苏苏州。观我斋主人,姓名、生平均不祥。 本书从康熙年间讲到道光年间为止,意在阐述清朝与海外各国通商的原委,又主要讲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失败签下南京条约的始末
于少保萃忠传,又名《旌功萃忠录》、《于公太保演义传》。明刻本。十卷四十回。作者孙高亮,字怀石,钱塘人,与于谦同里,约明万历初前后在世。 叙述明代忠臣于谦安内攘外、受奸臣谗害下狱问罪、正色就刑大义凛然的故事。本书据传说及史料改编,还有某些神魔小说和公案小说的色彩,十四回前叙事零散浅俗,十四回后则接近史笔,沉稳雄厚
英烈传,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又名《皇明开运英武传》、《皇明英烈传》、《云合奇踪》。清怀德堂本。十卷八十回。不题撰人。旧有郭勋和徐渭两种说法,均系假托。 现存最早刊本是万历十九年(1591)刊本,全称《新锲龙兴名世录皇明开运英武传》,8卷60回。另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序刊本名《京本云合奇踪》,20卷80则
元宫十四朝演义,4册80回,民国十九年(1930)上海新华书局出版。许慕羲著。2000年前后,又称《元朝宫廷艳史》、《元朝宫廷秘史》。 叙述从帖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起,经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至顺帝于公元1368年退出大都,共163年间的元代历史。本书以史实为依托,博采野史轶闻,记录了上下十四位帝王的宫廷生活内幕
元史演义,100回,民国11(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网上多称《元代野史》,又称《元代君臣演义》。 叙述从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起,经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至顺帝于公元1368年退出大都(今北京),共163年间的元代历史。以宋元相抗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