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
忆东山二首(其一) 李白 不向东山久, 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之处。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县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
拟古十二首(其九) 李白 生者为过客, 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 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 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 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 浮荣何足珍? 李白曾一度热衷于追求功名,希望&ldqu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李白 晨趋紫禁中, 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 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 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 《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 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 林壑忆游眺。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洛城就是现在河南的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为东都。一个春风骀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
长门怨二首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 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 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 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怨》是一个古乐府诗题。据《乐府解
哭宣城善酿纪叟 李白 纪叟黄泉里, 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 沽酒与何人? 这首五绝是李白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事本寻常,诗也只寥寥数语,但因为它以朴拙的语言,表达了真挚动人的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
阙 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 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 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 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 清辉照衣裳。 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这两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 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 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 驿路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 何如此处学长生? 诗题《行经华阴》,既是“行经”
宿云门寺阁 孙逖 香阁东山下, 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 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 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 梦与白云游。 云门寺在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云门山(又名东山)上,晋安帝时建,梁代处士何胤
怨词二首(其一) 崔国辅 妾有罗衣裳, 秦王在时作。 为舞春风多, 秋来不堪著。 此诗写的是宫怨,通篇作一个宫女睹旧物而生哀怨的语气,很象戏剧的独白。它能使人想象到比诗句本身的情景:女主人公大约刚刚
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 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 并著木兰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
小长干曲 崔国辅 月暗送湖风, 相寻路不通。 菱歌唱不彻, 知在此塘中。 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长江边。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的生活和情趣。崔国辅的《小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这首诗题为《山中留客》,它的重点当然是留客。但是,因为这不是家中留客,而是“山中留客”,留的目的无疑是欣
咏 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 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 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 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 谁为辅佐臣。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 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 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 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 辛苦向天涯。 戎昱在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瓘幕下任职,大历后期宦游到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
人日寄杜二拾遗 高适 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 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 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
封丘作 高适 我本渔樵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 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 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 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 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