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诗路花雨
      关于夏天的古诗和名句
      发布日期:2020-04-18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名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 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2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解说]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简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
      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有才子曰:关于夏天的古诗和名句

      —— 版权所有:才子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专题活动 | 最新更新 | 公众号 | 手机版

      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