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散文原野
      碓臼
      发布日期:2020-04-12
        如今,老家村子的街头巷尾新添了些早已废弃的磨盘、碾道,看到这些,时常勾起我的回忆。
        小时候,在我家街门沟边有棵老槐树,茂密的枝叶覆盖着一个碓臼,那是我家的碓臼。母亲常常在树荫下举起沉重的碓臼杵,一下一下舂着黍米。
        黍米并不好吃,但我深爱着它。
        那时候王屋山下的小村里,人们都是土里刨食,很少有人走出这个世界,没有几个人見过大米,更不要说吃了。如果偶有口福,定会兴奋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逢人便炫耀自己的福气,白米饭有多么多么香,并叭哒叭哒几下嘴,那滋味让人难以想象。
        我们家吃不上大米,母亲常会把舂好的黍米,扬去糟糠,用白生生的米粒拌着小米,做锅米饭,让我们吃,很香。每逢这时,我常端碗在村里窜来走去,让街房四邻能看到我家吃白米饭。
        白米饭是我和碓臼结了缘。母亲舂米时,我就蹲一边看着,有时还能帮母亲一把。母亲不舂米了,我就在碓臼边上玩耍,盼着母亲,盼着能吃白米饭。
        现在,白米饭己不是什么奢侈品了,但碓臼在我记忆里却难离去。
        碓臼是什么时侯有的,无从考证。我想,是古石器时代我们祖先为了生存而发明的舂米石器?如果是,那么碓臼千百年间伴随着人类,承受着无限的压力,一声不吭地贡献。
        没有伟大,没有辉煌。有的只是默默无闻。这,就是碓臼。是碓臼高尚的品质。
        昨天,我回了家,新农村建设,使街门外的老槐树没了,碓臼也不知去了那里。经多方打听,才在村边的小沟里发现了它。它半身埋在土里,身旁长满了蒿草,难以示人。
        时代发展了,舂米也许成为历史,碓臼也要退出历史舞台,但我想,还应让它回到村里,给它一个名份,使它的品质永远传承我们的后人。




      有才子曰:碓臼

      —— 版权所有:才子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专题活动 | 最新更新 | 公众号 | 手机版

      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