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诗路花雨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什么意思
      发布日期:2020-04-15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什么意思?

        月亮升起,惊醒睡在树上的山鸟,鸟鸣声在山涧中回荡。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鸟鸣涧》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鸟鸣涧》中,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有“诗佛”之誉。他的山水诗清新自然,时时透出“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禅意。

        这首《鸟鸣涧》是他众多山水诗中的经典之作,值得细细玩味。 深秋的夜晚,桂花如雨纷纷飘落,诗人悠闲地在这花雨之中散步;春天生机勃勃的山林,此时了无人迹,一派安宁;不知何时,月亮出来了,无声无息的月光竟把安眠的鸟儿惊醒了,不时发出一两声婉转清脆的叫声。 诗的内容大致就是这样,仔细品味,问题就出来了: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时候?“桂花落”分明是暮秋,可“春山”“春涧”却是春天啊?原来,诗人在这里是用了“联想”“反衬”的手法,实际的时间应该是秋天。“春山”“春涧”只不过是诗人联想出来用以衬托秋山秋涧的安静的。春天的山涧繁花似锦、生意盎然,此时却只有淡淡的桂花、偶尔的鸟鸣,两厢对照,当下的静谧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这种“以动衬静”的写法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这首诗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要解决这个问题,须从“闲”字和“空”字上去下功夫。人心是不会因为“桂花落”而悠闲的,如果是看到落花“触景生情”而有了悠闲自在的心境,那他的境界就低了。真正的“闲”是了无机心,散淡从容,有此心境的人,外物皆着悠闲之意。所谓“相由心生”“境从心出”就是这个道理。“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的无物之境,而是人心没有任何羁绊,自由自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正是诗人的追求,也是这首诗透出的情感。

        总结一下,《鸟鸣涧》突出一个“静”字,用“以动衬静”“以声写静”的手法,描摹了一幅“静而不死,寂而不枯”的“秋山月夜图”,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天人合一的喜悦之情,景因情设,情景交融。

        译文

        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慢慢凋落,四处无人,春夜的寂静让山野显得更加空旷。或许是月光惊动栖息的鸟儿,从山涧处传来轻轻的鸣叫声。



      有才子曰:诗词赏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什么意思

      —— 版权所有:才子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专题活动 | 最新更新 | 公众号 | 手机版

      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