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诗路花雨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发布日期:2020-04-18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作者:李白 年代:唐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赏析:
      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诗人李白相遇,时贾至亦谪居岳州,三人相约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一组五首的七绝记其事。这是其中第二首,它内涵丰富,妙机四溢,有悠悠不尽的情韵。
      首句写景,兼点季节与泛舟洞庭事。洞庭在岳州西南,故可称“南湖”。唐人喜咏洞庭,佳句累累,美不胜收。“南湖秋水夜无烟”一句,看来没有具体精细的描绘,却是天然去雕饰的淡语,惹人联想。夜来湖上,烟之有无,其谁能察?能见“无烟”,则湖上光明可知,未尝写月,而已得“月色”,极妙。清秋佳节,月照南湖,境界澄沏如画,读者如闭目可接,足使人心旷神怡。这种具有形象暗示作用的诗语,淡而有味,其中佳处,又为具体模写所难到。
      在被月色净化了的境界里,最易使人忘怀尘世一切琐屑的得失之情而浮想联翩。湖光月色此刻便激起“谪仙”李白羽化遗世之想,所以次句道:安得(“耐可”)乘流而直上青天!传说天河通海,故有此想。诗人天真的异想,又间接告诉读者月景的迷人。
       



      有才子曰:诗词赏析: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 版权所有:才子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专题活动 | 最新更新 | 公众号 | 手机版

      备案号:津ICP备20230094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