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元集、亨集、利集、贞集”四卷。拟话本笔记杂录类小说。结合了多种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书中宋人、元人习用语言间杂,可能是宋人所作并经元人增订,或为元初南宋遗民所作。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该书由讲述历代帝王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是现存以宋江为主要人物的水浒故事的最早资料
邵廷采《东南纪事》:东南纪事,清光绪十(1884)年邵武徐小勿刊本,十二卷。明代野史笔记,纪传体,序列唐王聿键、鲁王以海……以至郑芝龙、郑成功、郑鸿逵,凡五十四篇。此外尚有杨廷麟等八篇有目无传,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全文:本书分别记载东京城池、河道、宫阙、衙署、寺观、桥巷、瓦市、勾栏,以及朝廷典礼、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物产时好、诸街夜市,反映出当时都城官、私手工业作坊、商业、文化、交通的发达情况和东京的风貌。
裴庭裕《东观奏记》:专记唐宣宗一朝政事和宫廷秘闻共八十九件。唐昭宗大顺年间,监修国史宰相杜让能以宣宗、懿宗、僖宗三朝实录未修,岁月渐远,奏报朝廷选朝中鸿儒硕学之士十五人,分修三朝实录,作者于是凭借儿时记忆……
何薳《春渚纪闻》全文:春渚纪闻,十卷。前5卷题为《杂记》。记述仙道异事、民间奇闻,宣扬人生寿夭、官位爵禄乃前知前定:谶语、经文、梦境、道术的灵验神效,多属荒诞无稽之谈。但从中可以了解宋时士大夫的迷信观念及民间习俗……
张鷟《朝野佥载》:此书记载隋唐两代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闻,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所取材。其中亦多怪诞不经的传说。今本已非原书。张鷟死于玄宗开元年间,书中有若干条记载开元以后事,当系后人所纂入。
释道原《传灯录》全文:本书系统地叙述了禅宗师徒的相承机缘,从过去七佛起到历代诸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附语录的九百五十一人。灯能照明,祖祖相授,以法传人,譬如传灯,故名之。本书为研究我国禅宗史之根本资料,问世后在佛教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王士禛《池北偶谈》全文:全书近一千三百条,分成四目:一、谈故,记叙清代典章与科甲制度、衣冠胜事等;二、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烈女等事;三、谈艺,评论诗文,采撷佳句;四、谈异,记叙神怪传闻故事……
赵与时《宾退录》:本书汇集平日见闻及与宾客所谈论的内容,宾退后笔录成编,故名《宾退录》。书中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大半精核,所记两宋人物掌故亦多翔实可信。据书中作者后序,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
孟棨《本事诗》:《本事诗》多记唐人诗之本事,同时保存一些唐代诗人轶事。其论诗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之说,认为诗乃缘情而作。作诗就是抒写“怨思悲愁”,又往往“能事兴咏,尤所钟情”,所以特别重视探求诗本事。
叶梦得《避暑录话》全文:本书多记北宋时期的朝野杂事,考证经史、地理、诗文、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也较多。由于作者学识渊博,藏书丰富,通悉古今,故所考辨的诸问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余怀《板桥杂记》:《板桥杂记》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故事性强,可读性高。
孙光宪《北梦琐言》:《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可补正史之不足……
《北里志》:《北里志》一卷,唐孙棨撰。成书于中和四年(884),记载中和以前长安城北平康里的歌妓生活,故名《北里志》。书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生活的一个侧面,有少数条目也反映了歌妓们的痛苦和对爱情的追求……
陈纂《葆光录》全文:葆光录,三卷,八十九则,不标题,以人系事,多奇闻怪异,文笔简洁,近一万二千字。陈纂自号龙明子,颍川人,生卒年不详,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曰:“所载多吴、越事,当是国初人。”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三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三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续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续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初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初编》全文:内容专载轶事旧闻,上至搢绅,下逮闾巷,凡有关世道人心者莫不博采旁搜。偶亦言鬼怪之事,旨在宣扬因果报应。其所记之事近而可考,其言信而存证,不但足资惩劝,亦可为史料……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阶寂寂 一作:堦寂寂)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 《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