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上阕从秋天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下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作者之落拓无成作结。全词情景相生,虚实互应,堪称是作者悲苦一生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
张炎(1248-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陕西凤翔人,后长期寓居杭州。南宋末年词人、词论家。今存其词三百余首,多收录在《山中自云词》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是金元之际文学家元好问的散曲作品。此曲上片写景,绘写春末夏初园亭的自然景色,气氛热烈,突出了园中夏日的特征;下片抒怀,直写胸臆,感慨人生苦短和穷通有命,得出了及时行乐的结论,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全曲结构浑然一体,过渡妙无痕迹,画面生动传神,语言清新俊雅。
《夏夜追凉》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撇开了暑热难耐的感受,而仅就“追凉”着墨,以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夏夜追凉图,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全诗明晓通畅,毫无艰深之处,却又回味无穷。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抒写闺情,表现女子孤独、抑郁的情怀,为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上阕写静谧的夏日午后,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后趁凉入睡,又被风吹竹声惊醒;下阕写伊人观赏石榴花,惜花怜人,情丝缱绻,对花落泪,相思断肠。全词以华美艳丽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情韵,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怀,描写细致,形象生动,言尽意远,韵味无穷。
《溪上遇雨二首》是唐代诗人崔道融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抓住夏天雨势的特点进行描绘,写得十分形象生动。诗人善于捕捉和表现事物瞬间细微变化的旨趣,把夏雨写得穷形尽相,快心露骨。作品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深得夏雨之趣。
《洞仙歌·荷花》是宋朝词人刘光祖的作品。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咏物词。上片写暑天晚凉酒醒,在池塘边所看到的凋谢之荷。下片具体描写荷花凋谢后的情状,为一篇主旨之所在。
《踏莎行·闲游》是宋末词人刘将孙所作的一首词。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见,下阕写闲游中所感,于迷惘中表达了故国之思。
《南乡子·路入南中》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欧阳炯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南国水乡的风物人情。首句交代地域,次句写桃榔、寥花等南中风物。末三句,写雨后树底收红豆的情形,是写人情,亦见风物。词中写了绿的桄榔、红的蓼花与红豆、雪白的纤手、艳丽的色彩,使风物人情充满诗情画意。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是北宋词人欧阳修的作品。此词写了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描绘了闺情乐趣,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千秋岁·楝花飘砌》是北宋词人谢逸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夏季避暑词,上片写夏日景色,下片写消夏生活。全词笔调纤灵,语句凝炼,对仗工整,写景抒情,用事运典,无不思致缜密,是宋词艺苑中的一株奇葩。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是唐代诗人岑参为送别友人刘单而创作的诗。此诗不直接写惜别之情,也没有祝愿一类的话,只是写出想象中的两个行军镜头,以壮僚友的行色:一是友人迅疾如飞地驰过火山,可见其豪健气概;二是碛西军营惊破战地早晨的号角声,体现军队雄壮的军威。全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构思精巧,别具一格。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关于此诗诗题,《朱淑真集》作《清昼》,《后村千家诗》题作《夏》,通行本《千家诗》作《即景》,《宋诗抄补》作《初夏》。据诗的内容和各本题名,这首诗是夕阳时分就前所见景物抒发感情的作品。
《观书》是明朝于谦的作品,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读书的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初夏游张园》是宋朝诗人戴复古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黄梅时节,诗人载酒游园,那种愉悦尽兴,陶然忘形的情状被刻画出来。
《鹧鸪天·赏荷》是金代词人蔡松年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先从荷塘全貌着笔,写林阴清幽环绕,晚荷静立飘芳;然后撷取细节,描绘荷花的形貌、色彩与清香。下片以水色山光、暮云秋月衬托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采;结尾两句略见流连光景和怀人之旨,表露无限情思。全词笔触细腻,语言洗练、形象生动,又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意境清幽,物情交融,形神俱妙。
《西江月·阻风三峰下》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下片写停船后作者期待风向回转,天气变好,及时登程的心情。
《灵隐寺》是唐代宋之问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从飞来峰入手,写到灵隐寺本身和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写到诗人出来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上看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是南宋词人葛长庚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旅途中的别情。好友中途分散,旅途中更多了一层寂寞,一分孤独。下片就是对这分孤独感情的抒发。友人回首千里,而自己亦迤逦天涯。心中无限凄苦,面对暮春景致,飞花万点,更使得这种凄凉意绪加深加重。全词语言晓畅,景象凄清,情景相兼相融,虚实映带,情极缠绵,意极浑厚。
《渔翁》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山水小诗。此诗通过渔翁在山水间获得内心宁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自身遭受打击后寻求超脱的心境。全诗就像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了色彩和动感,境界奇妙动人。其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尤为人所称道。
《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创作的一首写景诗。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全诗构思婉曲,布局巧妙,笔触轻快,情韵悠长,对《桃花源记》的意境运用得空灵自然、蕴藉不觉,从而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描写瀑布从千仞高空飞流而下,雷奔人江的气势。后两句写瀑布奔流而下,一条白练把青翠的山色分隔开来,景象蔚为壮观。这首诗刻画精工,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只是前二句过于粗硬,为全诗减色。
《减字木兰花·春月》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苏轼以王夫人的话为依据,写下这首词篇。上片是写春天的月色令人和悦,杯光花影,梅花幽香扑面而来。下片着重写离人的哀伤。苏轼把王夫人的话带进词句,记下了这一生活断片作为纪念。全词着重写春夜月色的优美动人,语言轻倩,意境幽渺,可说是一首沁人心脾的小夜曲。
《春园即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写田园春天的景色,意境清丽淡远,然而又色彩鲜明,写景如画。全诗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出隐者的生活,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特有景象,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第一首诗写坐船时所见,描绘了西湖的美丽雨景;第二首诗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表现在船上泛游的情趣;第三首诗以野生植物自况,隐含希望再受朝廷重用之意;第四首诗写越女的无忧无虑,对比自己的多愁失意。第五首诗反用古诗句意,体现了一种淡然与豁达之情。这组诗构思巧妙又不着痕迹,作者随笔挥洒,信手拈来,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春游湖》是宋代诗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通过燕子归来,桃花盛开.描绘出春日湖光美景,通过春雨断桥,小舟摆渡来突出湖水上涨的特点。诗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据觅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踪安排构图。